一、2020年中國快時尚盤點:
據不完全統計,2020年,包括H&M、ZARA、優衣庫、MJstyle、MUJI、UR、C&A、GAP在內的8個快時尚品牌,在內地共新增203家門店。2016-2017高歌猛進,2018-2019斷崖下跌,2020年創歷史新低,形成“三連降”。
快時尚品牌開店三連降背后的原因:以個人分析,首選是市場和消費客群變化了,其次是線上沖擊和疫情等影響,再次就是品牌自身管理跟不上市場“快”節奏。
(1)商業地產進入下半場,商業供給偏大,零售過剩;
(2)線上和電商銷售對實體沖擊較大;
(3)疫情對國際快時尚產業鏈和國內商業銷售影響較大;
(4)消費群體崛起和國內消費升級。
1、優衣庫為首繼續領跑,店面繼續向四五線下沉
國際快時尚優衣庫領跑,繼續穩定開店,并且下沉縣城;
國內快時尚UR和MJstyle強勢開店,持續保持高速發展;
優衣庫、UR、MJstyle、GAP、MUJI處于領先第一陣營,3個國際快時尚,2個是國內快時尚領頭羊品牌。
C&A受變更資方影響,2020年逆勢劇增,開店15家。
2、萬達廣場合作數量最多,奧特萊斯受青睞
快時尚選址邏輯:跟隨連鎖購物中心。2020年,萬達廣場、龍湖天街、吾悅廣場處于開店第一陣營,理所應當快時尚合作最多。另一方面,奧特萊斯崛起,成為快時尚青睞的新選擇。
3、在低能級市場尋找紅利
麥肯錫《2020年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》顯示,三四線城市中,年可支配收入達到14萬~30萬元的家庭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8%,高于一二線城市的23%。中低線城市消費新生代成為增長新引擎。在低能級城市中開店,快時尚可以獲取比較低開店成本,甚至可以獲取裝補、精裝交鋪和較低扣點政策,進一步拓展盈利空間。2020年,優衣庫、MJstyle和C&A下沉到低能級城市的代表性品牌。優衣庫開店20家,是快時尚中下沉表現最好的品牌,占其全年拓店總數的30%。MJstyle為11家,占其全年拓店總數的37%;C&A為7家,占比約50%。
二、國際快時尚慢下來了
1、快時尚對于購物中心的意義:
快時尚的核心競爭力則在于其中的“快”字??鞎r尚提供當下流行的款式和元素,以優質低價、款多量少為特點,激發消費者的興趣,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需求。
快時尚對于購物中心中的作用?
在2016年之前,國際快時尚是購物中心黃金搭檔,核心作用主要有兩個點:一是購物中心引流神器,激發年輕客群消費需求;二是購物中心定位性品牌,決定品牌級次。
2、快時尚正在變慢,甚至退出市場
告別高歌猛進商業地產上半場,市場過剩很快就在市場兌現,國際快時尚對年輕人的新鮮感和吸引力正在快速衰減。
(1)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出現史上首次虧損,還提出了史上規模最大的關店計劃,將于2021年關閉至多1200家門店,占整體門店總數的16%。
(2)2019年Gap母公司巨虧66億元。
(3)全球第二大服裝零售商瑞典H&M集團6月15日發布的財報顯示,截止5月底的第二個財季銷售額下降50%。
(4)2019年4月,Foever21退出中國市場。
除了C&A逆勢增長外,優衣庫、GAP、MUJI、H&M等開店數量均較往年有較大下降。
三、國內快時尚逐步走上舞臺
國內快時尚崛起的機會點,一個是國際快時尚“快”不起來,跟不上國內商業發展的步伐;另外一方面,國內消費群體崛起和消費升級,以UR、MJstyle、KKV為首國內品牌等深度契合年輕消費者需求,并且在原創設計上走上國際舞臺。
摘自:聯商網
點贊 |